職業(yè)生涯不知不覺已經過去10年,昔日的新人也逐漸在營銷行業(yè)獲得了自己的一塊小小一席之地;厥鬃约骸约白约核私獾囊恍┡笥押屯隆某砷L之路,總覺得培訓是在我們成長之路中最不可或缺的因素,是培訓,把昔日的懵懂青年變成了一個個業(yè)界的行家里手;是培訓,把一只只“麻雀”變成了“鳳凰”!
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培訓心得與體會,寫出來與讀者諸君分享,尤其是入行不久的朋友們,如果能從本文吸收一些什么,那么我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!
一次偶然的訓練讓我踏上了營銷之路
1994年我畢業(yè)工作,但實際上注定讓我
踏上營銷之路的卻是1993年。 那時候我還只是個21歲的青年,在大學讀書。那是個尷尬的年齡與時代,學校里,我學著計劃經濟學,學校外,市場經濟的大潮卻早已開始涌動。那個時候我每個月只有很少的零用錢,特別想賺錢。1993年偶然的一次機會,我被一家化妝品直銷公司招募成了直銷員,從此開始了營銷之路!
直銷公司的那種“營銷”,還只是最粗淺的推銷,只要把化妝品賣出去,你就能拿到提成?赡菚r候我什么都不懂,別說是推銷,就算是向陌生人講幾句話都會滿臉脹得通紅!
然而我的運氣算是不錯的,靠著親戚朋友幫忙,最初還是賣掉了一些產品。但是,陌生人的生意我卻始終做不下來,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接近陌生人,如何去介紹產品,如何去做異議處理。我當時特別想去向高手請教這些問題,特別希望高手能點撥我,因為從我做這行的第一天開始,成為TOP SALES就是我的目標!
終于有一次,那個公司請來了一位臺灣的講師,講授兩天的推銷技巧,學費是100元。雖然那時的100元對我來講,是一筆“大錢”,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交了學費,報了名!
整整兩天我都沉浸在這些我前所未聞的推銷技巧之中,講師的每一句話我都恨不得全記錄在筆記本上。從如何接觸陌生顧客開始,講師仔細地給我們講解了如何與陌生顧客攀談,如何做產品介紹,如何做異議處理,如何成交等等的技巧。在那次培訓中,我不斷地向講師提出問題,把自己過去幾個月所遭遇到的難題統(tǒng)統(tǒng)問了個夠。那次培訓永遠地記在了我的腦海中,我下定決心,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,一定要突破自己的障礙,成為頂尖的推銷高手!
受訓完了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拿著一皮包的產品沖向大街,開始尋找我的客戶。盡管此時也時常遇到很多的拒絕與冷面,但是,我還是照著講師培訓中所說的那樣,每天必須拜訪20位陌生顧客,否則就不吃晚飯。就這樣,我成交的概率越來越高,賺的錢也越來越多。那時候我大概每星期會花2,3個下午在推銷產品上,但就是這些時間,就足以讓我獲得每月2000元以上的報酬了,在那個年代,這已經算是高薪了,何況我還只是個學生!
1993和1994年,經過那次培訓,經過無數(shù)次的被拒絕,我終于成為了一位推銷高手,每次去公司提貨,他們的總經理總會驚訝我賣貨的速度,經常調侃地問我這些貨究竟是被我“吃了”還是“賣了”。培訓中的技巧,我也從最初的生搬硬套到了最終溶入自己的血液。那時候我的愛好就是琢磨每一次推銷的細節(jié)和話術,每天回來寫總結,分析到底如何才能改進自己的技巧,如何才能賣出更多的貨!
學校時的經歷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“勤工儉學”,更讓我喜歡上了銷售和營銷這個行業(yè),它也讓我畢業(yè)之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做銷售——這個和我會計專業(yè)風牛馬不相及的行業(yè)——作為我的職業(yè)!
地獄般的深圳集訓
工作之后,在我職業(yè)生涯的最初幾年,每年都有很多時間在參加培訓,最多一年甚至達到2個月,盡管有些培訓也是相當愉快的——比如在賓館的會議室里聽聽講座,看老師放放幻燈(那時還很少用到連筆記本的投影儀),但是,也有那種昏天黑地的特別訓練,早上6點不到就要起床,晚上很晚還要“做功課”的。1995年深圳的一次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四周的時間,煉獄般的準軍事化訓練,那是我職業(yè)生涯的第一次蛻變!
1995年之前,盡管也參加工作有幾個月了,也接受過一些培訓,但是總感覺到不系統(tǒng)和全面,1995年年初,經過努力,終于換來了深圳參加全公司主管級特訓的機會!
深圳特訓是面對未來有潛力的儲備主管的,分成了專業(yè)銷售技巧、專業(yè)演講訓練、專業(yè)輔導訓練和專業(yè)管理訓練,每個課程為一周,平時是上課和訓練,周末就是考試!
導師是位非常嚴厲的中年人,每天早上5點半,房間的門鈴就會被他按響,催促我們去跑步,如此就開始了一天的訓練!
銷售和談判技巧本身就是我喜歡的,導師非常專業(yè),每一個細節(jié)都會講的很仔細。這些培訓也奠定了我后來職業(yè)生涯中銷售和談判技巧的基礎,至今記錄這次課程的筆記本我還保存著,算是一種成長的印記!
課程對我而言并不難,難的是最后的考試。銷售技巧、談判技巧、成交技巧、異議處理技巧,這些居然被導師分成了無數(shù)個關卡,每個關卡都由他和他的助教親自把關,他們扮演那些難纏的客戶,我們則每個關卡都必須要用三種方式去過關,否則,就不能合格。而不合格的結果,是立刻“卷鋪蓋”,“滾回”各地的辦事處,那可真是件丟臉的事情。
考試從早上8點開始,每過一關都是無比的艱難,我們一有表達不流利或者是被導師問住,就會立刻被他們毫不留情地“踢”出房門。不少女同事甚至還因為被“踢”出來幾次落下了委屈的眼淚。我最后全部過關的時間是凌晨12點半,這個還算是比較早的,最遲的是到凌晨6點,而第2天,當然還必須得繼續(xù)上課。
當時我們流行一句話,“合理的叫作訓練,不合理的叫作磨練”,就是在這樣的磨練中,我們逐漸得到了成長!
第2周的專業(yè)演講訓練是為了培養(yǎng)能在各地培訓銷售人員的人才。雖然那時候上臺演講對我而言已經不是難事,但是我的確沒有接受過如何講課的培訓,那是我第一次接受這樣的培訓!
課程從一分鐘演講開始,每個人準備時間一分鐘,演講一分鐘,并且攝像機會當場錄像。我記得當時我是第一個上臺演講,抽到的題目叫做“味道”,那真是個漫長的一分鐘,我講了13次的“味道”,毫無疑問,是語無倫次的。導師后來又放了我的錄像,一一指出了我演講中的缺點和一些不好的口頭禪、小動作。一分鐘演講是非常鍛煉人的培訓項目,一個個題目也是千奇百怪:見佛殺佛、外遇、走過、第二部抽象、熄緣、阿修羅、高帽子哲學……這些都成了我們的演講題目。
我們就是在這樣不斷地“出洋相”、錄像、講解、再演講、再出洋相中提高了自己的演講和講課技巧,從一分鐘演講到三分鐘、到十五分鐘再到一堂正式的銷售課程。盡管口才和演講很多程度上有天分的因素影響,并且口才也的確能通過講的多去提高,但是專業(yè)的培訓能力卻不是那么容易學會的,經過那次的專業(yè)演講訓練,今天我能很容易分辨出哪些是好的演講,哪些是不好的演講——這些并不僅僅取決于講師的口才!
深圳的四周訓練讓我在職業(yè)化的道路大幅度邁進。如果我當時的導師吳秋峰先生能看到此文,請讓我以此文表達對吳老師的敬意,正是老師當年對我們嚴格的磨礪,才使得我們得到了快速的成長!
FIELD COACH
FIELD COACH是指戶外的一種培訓方式,這在快速消費品行業(yè)中非常常見!
我第一次接受這種訓練是從公司的“經銷商管理培訓課程”結束之后回來,那次我獲得了第一名的優(yōu)秀學員獎。導師對我的培訓,實際上就是一次戶外的經銷商管理培訓!
那堂“FIELD COACH”是關于陳列的,導師陪我走了好幾家店,并且在其中的一家店向我演示了整個標準化陳列的動作,并要求我在下一家店演示給他看。
但是我的陳列卻遭到了他的批評,原因是他覺得這樣的陳列方式正好和人流走向相反。但是這家店是我當時天天要跑的店,他的人流方向和一般的商店不同,我早前就經過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到這里必須和一般的標準陳列方式相反才能提高銷售額。為了說服導師,我硬是拉著他站了半個小時,詳細地記錄了正向和反向的顧客人數(shù),導師最終被我說服了!
FIELD COACH就是崇尚實戰(zhàn)第一的培訓,它不同于一般的課堂培訓,在市場上,任何情況都可能發(fā)生,所以,你必須運用自己的知識對事情作出判斷,而不是生搬硬套課堂上所學的內容。好的營銷人員,絕對不會人云亦云,他必須懂得觸類旁通,必須懂得在條件變了的時候迅速地作出反應。導師也并不總是對的!
什么樣的培訓才是好的培訓?
這里我要提醒一下大家,并不是每個課程都值得去上的,也并不是每個講師都是好的講師!
培訓主要針對業(yè)已畢業(yè)的人員,所以,通常學員會比較厭惡死板的演講,但這并不表示貌似生動的演講就是一個好的演講。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,聽了一位講師演講,很好聽,講師口才很好,講了很多笑話,很有趣,但是他究竟講了什么有用的沒有?不知道。
我這里告訴大家一種快速鑒別演講水平高低的方法,如下圖所示:
我們把演講按照“理性了解”和“感性認知”來進行象限劃分的話,可以劃出A、B、C、D四種演講。所謂的理性了解,就是指一些理論、原則、技巧等等,所謂的感性認知,是一些例子、故事等等。
A象限的演講雖然有理性了解,但是缺乏一些例子作為佐證,這好比是老學究的講課,只講理論,不講例子,也不懂得調動氣氛,我們稱它為沉悶的演講。
B象限的演講,既沒有理性了解,也沒有感性認知,當然我們稱它為混亂的演講。
C象限的演講,雖然很好玩,故事很多,很生動,但是缺點在于缺乏理性了解,講師就像個說書的,并沒有什么理論知識教給學員。這種演講是最迷惑人的,學員雖然聽了很高興,但是通常是學不到知識的,F(xiàn)今很多講師都犯有這種好玩、刺激但不通的毛病,識別這種講師最好的方式是記錄他講的話,如果你課后覺得他的話是雖然好玩但是前后不具有邏輯性的,那么這種演講就肯定是C象限演講,我們或可稱之為說書式的演講、小丑般的演講。
D象限的演講是最卓越的演講,講師懂得一上來就抓住學員的心,既有一條條的理論知識讓學員去了解,也有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和故事讓學員加深印象。而我們所需要的,也正是這種D象限——卓越的演講!
除了培訓,你還要做什么?
然而,即使有了好的培訓,好的講師。你也別指望通過幾堂課就可以迅速地麻雀變鳳凰,羅馬并不是一日建成的。培訓只是催化劑,成功,還要靠你個人平時的努力,多聽、多問、多讀、多學、多實踐。
在任何行業(yè)要走向一流,有兩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。其一是天分,其二是不斷地修煉!
天分是必須的,再多的培訓,如果不是可塑之材,你也很難達到一流。天分也并不都代表著聰明,而是有沒有一種對營銷這個行業(yè)發(fā)自內心的熱愛,但凡天分,也大多始于對一個行業(yè)的熱愛!
修煉也是必須的,培訓也好,學習也好,工作也好,都是一種修煉。這需要用勤奮去磨礪,也需要一些時間。
然而營銷這條不歸路,培訓只是你的一個加油站,這條路,其修遠兮,不會有停下來的時候……
原載:《銷售與市場 培訓版》2005年第2期
聯(lián)系電話:13336013078,電子郵件:raymondyue@126.com